组织经济学:组织的结构和管理方式如何影响绩效?
组织重要吗?
我们组织经济活动的方式真的会影响结果吗?本书开篇便提出了这个问题,并通过生动的现实故事给予了回答。例如,在20世纪初,福特汽车公司“一刀切”的模式(只生产T型车)受到了阿尔弗雷德·斯隆领导下的通用汽车的挑战。通用汽车将自身重组为多个半自治的部门,为不同的细分市场生产不同型号的汽车,这需要在整个公司内部进行前所未有的协调。这一新的组织战略帮助通用汽车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同时保持效率,从而超越了福特。同样,丰田后来通过采用“准时制生产”并依赖外部供应商而脱颖而出,而一家老旧的通用汽车工厂则保留着巨大的库存,并且大部分零部件都由内部生产——每种方法都反映了一种有意识的组织选择,这对成本和质量产生了巨大影响。历史案例,如哈德逊湾公司与西北公司之间的毛皮贸易竞争,也显示了一家公司灵活、以激励为导向的结构如何胜过了另一家僵化的层级结构。我们还看到,设计不佳的组织如何导致了东欧中央计划经济的崩溃。所有这些案例都表明,组织至关重要:用于协调工作和激励员工的方法,可以决定一个公司甚至整个经济体的成败。
经济组织与效率
在确立了组织的重要性之后,讨论转向了基本概念。任何经济组织的一个关键目标是效率,即在没有浪费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资源。本书解释了效率的不同概念——例如,如果一种资源配置无法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使任何人过得更好,那么它就可以被认为是有效率的。但除了资源配置, 组织自身的运作方式也可能是有效率或无效率的。每个组织都面临两个基本挑战:协调和激励。协调意味着将许多个体的行动对齐,使它们能够良好地衔接(例如,确保公司的市场、制造和供应部门同步工作)。激励意味着给予人们努力工作并为组织利益服务的理由,即使个人利益可能会诱使他们懈怠或偏离方向。本书引入了交易成本的概念——这些是商业活动中常常被忽视的成本,例如谈判合同所花费的精力,或沟通和决策所花费的时间。这些成本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我们首先会有组织(公司):如果为每件小事都使用公开市场是无成本的,那么公司就不需要存在,正如科斯定理所指出的(该定理理论上说,如果交易成本为零,如何组织事务就无关紧要)。然而,在现实中,交易成本是巨大的,我们如何组织交易(在公司内部还是通过市场)会极大地影响效率。该章节还谈到了组织的目标:许多组织追求利润,但它们也可能有其他目标和利益相关者(员工、社区等)影响其决策。人类行为是另一个因素——与简单经济理论中的“理性人”不同,真实的人信息有限,可能会满足于“足够好”(并非总是追求最优)。一个关于医疗实习生市场的案例研究展示了这些概念:无协调的招聘导致新医生与医院的匹配过程混乱且低效,但一旦引入有组织的匹配程序,过程就变得高效得多。简而言之,本章为本书其余部分看待组织的方式奠定了基础:组织是为克服交易成本和人类局限性而设计的系统,旨在协调和激励人们,从而取得比临时或纯粹的个人行动更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