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2023-2025 加密货币市场观察:在割裂与混沌中求索

· 阅读需 8 分钟

自 2023 年以来,加密货币市场告别了以往清晰的牛熊交替周期,步入了一个由宏观流动性、内部供需失衡与叙事快速轮动共同塑造的“混沌竞赛”阶段。对于身处其中的投资者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对认知与策略的终极考验。本文将深入剖析当前市场的割裂现状、剖析其背后的结构性成因,并为投资者在 2025 下半年提供可行的观察路径。

一、割裂的市场:Bitcoin Season 与山寨深熊并存

当前市场最显著的特征,莫过于比特币(BTC)与广大山寨币(Altcoin)之间巨大的表现鸿沟。

  • 比特币强势刷新历史高点:在机构资金的持续推动下,比特币展现出强大的韧性。据 MarketWatch 数据,2025 年 7 月 9 日,BTC 盘中一度触及 112,000 美元,年内涨幅约 20%,成为主流资产中为数不多的亮点。

  • 机构“抢筹”效应显著:美国现货比特币 ETF 成为本轮行情的核心引擎。CryptoRank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该类产品累计净流入已逼近 500 亿美元,仅 2025 年就贡献了 13.5 亿美元。这种“虹吸效应”意味着,市场上有限的合规资金绝大部分被比特币独占。

  • 山寨币的漫长冬季:与比特币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山寨币的普遍低迷。根据 AInvest 和 BeInCrypto 的数据,Altcoin Season Index 在 7 月持续于 22-27 点的低位徘徊。该指数低于 25 点通常被视为“Bitcoin Season”,明确显示在过去 90 天里,绝大多数山寨币的投资回报率都跑输了比特币。

这种极端的市场分化形成了一个清晰的“三明治”结构:

  1. 顶层:比特币独享机构流动性与宏观正向叙事(如抗通胀、数字黄金)。
  2. 中层:以太坊(ETH)及少数龙头公链,在缺乏独立叙事的情况下,跟随比特币的涨跌而波动。
  3. 底层:海量的长尾山寨币,在流动性枯竭的环境中,持续放量下跌,无人问津。

二、为何投资“难于登天”?三大结构性困境

山寨币的集体沉沦并非偶然,其背后是供需关系的严重失衡。

  1. VC 资金错配与“待释放”的抛压 回溯至 2021 年的牛市顶峰,加密创业公司完成了创纪录的 300 亿美元融资(CoinDesk)。然而,据 Blockworks 统计,仅北美 VC 在 2022 年就募集了 121 亿美元的“干火药”(Dry Powder),但实际部署的资金仅 32 亿。这形成了巨额的“待释放供给”——大量项目等待在未来数年内解锁并抛向市场。

  2. “高 FDV / 低流通”陷阱 近年来,新项目普遍采用一种极端的代币发行模式:仅释放 1%-5% 的初始流通量,却将项目的完全稀释估值(FDV)定在 9 至 12 位数的天价。这种模式提前为未来数年的解锁潮写好了巨大的抛压剧本。行业研究已将其定性为“低流通-高 FDV”陷阱(CoinDesk),它允许早期投资者在极低的流通盘中轻松拉高价格,然后在代币解锁时向散户抛售。

  3. 外部增量资金枯竭 供给端“余粮”充裕,需求端却“嗷嗷待哺”。

  • DeFi 萎缩:据 The Block 与 CoinGecko 数据,DeFi 总锁仓价值(TVL)在 2025 年第一季度环比暴跌 27.5%,其中以太坊链上 TVL 从 1126 亿美元骤降至 727 亿美元。美元指数上涨与山寨币普跌的双杀局面,加剧了场内流动性的外逃。
  • NFT 市场冷却:曾作为出圈代表的 NFT 艺术品市场更是进入冰点。DappRadar 数据显示,其交易额从 2021 年 29 亿美元的峰值,降至 2024 全年的 0.197 亿美元,而 2025 年第一季度仅录得 0.024 亿美元,累计跌幅超过 93%

小结:在供给过剩而需求稀缺的背景下,山寨币整体已进入结构性的深度熊市。

三、资产表现速写 (2024-2025)

下表直观地展示了市场的割裂状态:

资产2024-07 高点2025-07 当前跌幅/涨幅备注
BTC93,000 USD112,000 USD+20%机构买盘持续,独立行情
ETH4,600 USD3,200 USD-30%ETF 预期未完全兑现,表现疲软
VIRTUAL4.72 USD (2025-01)1.5 USD-68%AI Narrative 退潮的典型代表 (CoinLore)
Covalent (CQT)2.10 USD (2021)0.0023 USD-99.9%高 FDV + 低流通陷阱的极端案例 (CoinMarketCap)
Loading...
Let's stay in touch and Follow me for more thoughts and upd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