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价值, 值得做, 值得我做
“如果 GUI(图形用户界面)注定要死,那么让我们先回到它出生的地方,看看它是如何教会我们关于‘选择’的最残酷一课。”
帕洛阿尔托的幽灵
2023年,LLM 基础模型横空出世,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大幕被粗暴地拉开。一夜之间,所有人都笃定地告诉你:未来的交互属于 LUI(语言用户界面),传统的 GUI 已经过时了。
在这个令人焦虑的时刻,我想带你穿越回 1979 年的加州帕洛阿尔托。那里不仅诞生了 GUI,更上演了一场关于“什么有价值、什么值得做、什么值得我做”的商业悲剧,至今仍是每一位企业家的必修课。
那个地方叫 Xerox PARC(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
当时的 PARC 聚集了世界上最聪明的计算机科学家。他们在一个满是命令行的黑白世界里,创造出了神迹:Alto。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拥有图形界面的个人电脑。它有鼠标、有窗口、有图标,甚至有以太网。
这就是第一层滤网:什么有价值? 毫无疑问,GUI 有价值。它极大地降低了人机交互的门槛,把计算机从科学家的玩具变成了普通人的工具。这是一项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发明。PARC 的天才们做到了。
紧接着是第二层滤网:什么值得做? 从商业逻辑上看,这绝对值得做。这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雏形。如果当时有人能把这项技术推向大众,回报将是天文数字。
但故事在这里发生了著名的断层。
当施乐总部的那些衣冠楚楚的高管们从东海岸飞过来视察时,他们看着这台划时代的机器,问出了一个让工程师心碎的问题: “这东西怎么帮我们卖出更多的碳粉和复印机?”
你看,这就是第三层滤网:什么值得“我”做? 施乐是一家复印机公司。在他们的基因里,商业模式是“卖昂贵的机器,然后通过耗材源源不断地赚钱”。而 GUI 和个人电脑带来的“无纸化办公”愿景,本质上是在革施乐自己的命。 对施乐来说,GUI 虽然有惊天价值,虽然值得全人类去做,但不值得“施乐”做。因为这与他们的核心优势、商业模型和组织基因完全背道而驰。
结局我们都知道了。 一个叫史蒂夫·乔布斯的年轻人走进了 PARC。他没有“卖碳粉”的包袱。他看到的是“思维的自行车”。 对乔布斯和苹果来说,这三点完美重合:
- GUI 有价值(颠覆体验);
- GUI 值得做(商业前景广阔);
- GUI 值得“苹果”做(符合苹果追求极致易用性和挑战IBM霸权的基因)。
于 是,施乐发明了未来,而苹果拥有了未来。
你的 LUI 时刻
回到 2025 年的今天。 当你在看新的 AI 浪潮,看那些眼花缭乱的 LUI 应用、Agent 智能体时,请不要只看到技术的价值。现在的技术确实都很牛,能写诗、能画画、能写代码。
也不要只看到这事值得做。是的,AI 确实会重塑千行百业,就像当年的 GUI 一样。
真正决定你生死的,是那个施乐高管曾面对、却没答好的问题:这事值得“你”做吗?
在这个充满噪音的时代,在这个人人都在追逐风口的当下,最大的勇气不是敢于这就去做,而是敢于承认“这虽是金矿,但不是我的金矿”。
愿你能看清潮水的方向,更看清自己的航向。 不要做那个守着宝藏却饿死的施乐,也不要盲目地成为乔布斯的炮灰。找到那个既能改变世界、又能让你的灵魂和天赋燃烧的交集点。那,才是属于你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