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为善的人》(Careless People)逐章内容调研报告
作者:莎拉·温恩-威廉斯(Sarah Wynn-Williams)(前Facebook全球公共政策总监) 出版日期:2025年3月11日(Flatiron Books / Macmillan)
本书副标题: "权力、贪婪与理想沦丧的警世故事"(A Cautionary Tale of Power, Greed, and Lost Idealism)
本书是温恩-威廉斯对其2011年至2017年在Facebook(现称Meta)任职期间的回忆录。作者以亲身经历揭露Facebook内部文化和决策过程,透视这家科技巨头如何从最初充满理想的创新平台演变为掌控全球信息却"漫不经心"滥用权力的帝国。书名"Careless People"出自美国经典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的结尾语:"他们是漫不经心的人"("They were careless people"),原指小说中富有而冷漠的汤姆和黛西。温恩-威廉斯以此比喻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与首席运营官雪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在书中,他们被比作当代的"汤姆和黛西",肆意破坏他人生活却让旁人替他们收拾残局。这种20世纪美国纸醉金迷时代的隐喻,凸显了现代科技巨头领袖的冷漠与权责失衡。
本报告将按章节顺序,逐章概述本书内容,着重各章的主旨要点、涉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以及书中引人入胜的历史轶事、社会细节和人物刻画。同时我们将关注书中20世纪美国历史与当代反思的交汇,例如作者如何运用历史典故(如经典文学、政治人物、文化象征)来映照当今社群媒体时代的现实。在不延伸讨论其他作品或作者写作风格的前提下,以下为《无心为善的人》的章节梳理:
第一章:理想的召唤 – 从外交官到社群媒体先锋
主旨: 作者从新西兰外交官转职硅谷的契机与理想。温恩-威廉斯描述自己如何在2010年代初怀抱理想,看见社群媒体能连结世界的潜力,因而不惜放弃传统外交官生涯,转而主动争取加入当时快速崛起的Facebook。她曾在联合国和新西兰驻美使馆工作,但感到只是体制内的齿轮,希望投身更有影响力的事业。2011年,作为一名年轻的国际律师和外交官,她主动向Facebook自荐,甚至自己设计了"全球公共政策总监"一职,因为当时的Facebook管理层压根没意识到需要专责全球政策的人才。她回忆说,当时要联络上Facebook求职非常困难,公司仿佛一堵砖墙,但她通过人脉"敲开一线门缝",最终如愿以偿。这段经历体现了她对Facebook理想使命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