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inbase 2025年Q2财报解读:揭示给加密货币创始人与投资者的下一周期信号
加密货币市场正释放出喜忧参半的信号。第二季度,比特币价格飙升,突破$115,000
美元,市场情绪一片狂热。然而,当我们深入审视行业风向标Coinbase的财报时,却发现了一幅更为微妙的景象。该交易所的净收入环比下滑26%
,总交易量更是暴跌40%
。
这并非矛盾,而是一个深刻的结构性转变信号。追逐价格的投机狂热,正在与真实价值的创造和捕获过程脱钩。对于创始人和投资者而言,Coinbase的Q2财报就是下一周期的行动指南。财报揭示了:当中心化交易所的现货交易业务步履蹒跚时,一个由衍生品、链上用户体验和合规金融基础设施驱动的新引擎正在加速运转。
数据显示了清晰的迁移趋势:中心化交易所(CEX)的交易量下滑,而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的交易量却跃升了25%
,将DEX与CEX的交易量之比推至0.23
的历史新高。Coinbase的救命稻草并非现货 交易手续费,而是其韧性十足的订阅业务、蓬勃发展的衍生品市场,以及美国标志性加密法案带来的政策顺风。下面,让我们深入剖析这些数据,探讨它们对未来行业建设与投资的意义。
1. 头条新闻背后的数据
乍一看,Coinbase的核心财务数据充满挑战。在任何市场,40%
的交易量下滑都非同小可。但细节揭示的,是一个关于战略转型的故事,而不仅仅是业务衰退。
指标 | 2025年Q2 (GAAP) | 环比变化 | 备注 |
---|---|---|---|
净收入 | $14.2 亿美元 | -26% | 现货/衍生品费用占比仍超50% |
交易收入 | $7.64 亿美元 | -39% | 受交易量下滑及稳定币交易对费率削减影响 |
订阅与服务收入 | $6.56 亿美元 | -6% | USDC浮存金+质押+Prime贷款 |
净利润 | $14.3 亿美元 | n/a | 主要来自对Circle投资的$15 亿美元增值 |
调整后EBITDA | $5.12 亿美元 | -45% | 利润空间受挤压及$3.07 亿美元的违约成本 |
交易量 | $2370 亿美元 | -40% | CEX市场下滑27% ;DEX市场增长25% |
巨额的净利润数据具有误导性——它主要源于对Coinbase在Circle的投资进行增值评估所带来的一次性非现金收益。真正的故事隐藏在运营指标中。交易收入的急剧下滑,是综合因素导致的结果:已实现波动率降低(环比-16%
)、用户中“HODL”(长期持有)心态的蔓延导致交易频次减少,以及削减USDC交易对费率这一“自损八百”的举措。
相比之下,“订阅与服务”这一项业务则证明了其强大的韧性。得益于平台上持有的USDC余额增加和Prime贷款业务创纪录的增长,这项经常性收入缓冲了交易业务波动带来的冲击。
2. 为何火爆的市场不等于靓丽的财报
许多人对资产价格飙升与Coinbase交易收入萎缩之间的脱节感到意外。这一现象凸显了三个创始人必须理解的关键市场动态。
- 价格上涨可能伴随着低迷的换手率。 一个由长期信念驱动的牛市——即“HODL”浪潮——对交易所收入而言是灾难性的。当参与者买入并持有,而非积极交易时,交易量就会萎缩。即便代币价格一飞冲天,更少的来回交易也意味着现货手续费的消失。
- 链上用户体验(UX)已跨越可用性鸿沟。 多年以来,使用DEX对非专业人士来说是一种高门槛的体验。但那个时代结束了。借助Layer 2扩容方案,对于许多资产对,DEX的交易结算延迟已能与中心化交易所相媲美。这种优化的用户体验正在成功地从CEX抢占增量订单流,这一点在两者分化的交易量趋势中显而易见。
- 稳定币费率战是有代价的。 为了推动USDC的采用,Coinbase在三月份削减了其最受欢迎的稳定币交易对的费率。这一策略似乎适得其反。它在未能有效刺激散户增长以弥补损失的同时,却极大地挤压了来自高交易量专业交易者的费率收入。这证明,在成熟市场中,定价策略是一把需要精准操作的手术刀。
3. Coinbase战略手册中的信号
Coinbase并未坐以待毙。其Q2战略清晰地展示了向一个更持久、更多元化的商业模式的转型。
- 全面布局衍生品: Coinbase认识到现货交易是一场走向零的同质化竞争,因此正全力押注衍生品。其受CFTC监管的美国期货产品(支持BTC、ETH、SOL、XRP)现已提供全天候交易和高达
10
倍的杠杆。其国际交易所的未平仓合约和余额均创历史新高,而近期对Deribit的收购则弥补了其在高利润的期权市场上的短板。 - 构建“万能交易所”层: Coinbase正将自己定位为所有加密资产的主要入口。在已上线超过
300
种现货资产的基础上,其全新的应用内DEX聚合路由功能将让用户可以从第一天起就接触到链上“数以百万计”的代币。这是旨在成为去中心化经济“应用商店”的明确举动。 - 稳定币与支付的飞轮效应: 公司正在成功地将USDC打造成一个平台。存放在Coinbase产品中的USDC平均余额环比增长
13%
,达到$138
亿美元。这笔庞大的浮存金不仅能产生利息收入,还为一个支付生态系统提供了燃料。例如Shopify在Base链上接受USDC支付,以及Coinbase One卡提供高达4%
的BTC返现等合作,正在将稳定币转变为一条充满活力的金融轨道。 - 政策顺风: 经历了数年的监管逆风后,潮流正在转向。新签署的**《GENIUS法案》为稳定币发行商提供了联邦层面的监管框架,而众议院通过的《CLARITY法案》**则勾勒出清晰的市场结构规则。Coinbase管理层称这些是“里程碑式”的进展,它们将监管的不确定性从一项负债,转变为持牌美国玩家的“护城河”。
4. 对不同市场参与者的启示
Coinbase的战略为整个行业提供了一份路线图。
- 对于中心化交易所(CEX): 依赖现货手续费的时代已经结束。未来的生存能力取决于衍生品市场的深度、托管业务的市场份额,以及为机构建立类SaaS的基础设施。可以预见,行业将出现一波并购浪潮,或CEX推出白标DEX前端作为生存策略。
- 对于钱包、DEX及L2应用: 前途一片光明。随着用户体验(UX)的追平以及账户抽象技术让链上交互变得无缝,DEX的流动性正变得更具用户粘性。聚合将是制 胜策略;建设者应专注于开发智能订单路由和基于意图的询价(RFQ)系统,为用户在所有平台中找到最优价格。
- 对于稳定币及B2B基础设施初创公司: 这是一片蓝海。来自《GENIUS法案》的监管清晰度,加上Coinbase在USDC上已验证的成功,为一个建立在浮存金、支付API和企业财资管理工具之上的经常性收入业务模式,开辟了广阔的赛道。主流的入金渠道正在到来,例如Chase银行与USDC合作,提供积分兑换USDC的服务。
- 对于代币项目方: 市场推广策略已经改变。最优路径是先在DEX上线,以建立社区和启动流动性,然后借助Coinbase这样的聚合器来获得大规模分发。创始人还应设计能激励用户为链上永续合约市场提供流动性的代币经济模型。
- 对于投资者: 是时候更新你的估值模型了。评估交易所时,应综合考量其交易量beta(对市场活跃度的敏感性)和订阅业务alpha(高利润的经常性服务)。需要关注的新关键绩效指标(KPI)包括:衍生品市场份额、Prime贷款业务规模、总USDC余额,以及来自Base这类自研L2的排序器收入。
5. 给建设者的行动手册
基于以上信号,这里有一份未来18个月的简单行动手册:
- 立即实现收入多元化。 跳出交易手续费的局限。在衍生品(永续合约、期权)、金融服务(借贷、杠杆)、托管以及法币与稳定币兑换等领域推出产品。
- 在L2上满足用户需求。 用户的争夺战将在链上决出胜负。构建Gas抽象钱 包,将法币入金渠道直接嵌入你的应用,并提供“交换即服务”(swap-as-a-service)给其他协议。
- 将合规转变为优势。 在美国清晰框架下获得牌照的窗口期正在打开,行动要快。拥抱监管的早期行动者将能建立起离岸竞争对手难以挑战的多年期护城河。
- 警惕“万能交易所”风险。 如果Coinbase的聚合战略成功,它将成为默认的分发渠道。要构建与其互补而非冗余的产品。找到一个你能成为“应用商店”想要主推的、同类最佳的细分领域。
结语
Coinbase的2025年Q2财报有力地提醒我们:投机性的价格周期,往往掩盖了更重要的底层用户行为的结构性转变。比特币$115,000
美元价格带来的泡沫,远不如交易量向DEX迁移以及订阅收入的稳步增长来得重要。能在下一个周期胜出的建设者,将是那些成功通过衍生品、支付和无缝链上用户体验来盈利的人。而支持他们的投资者,将是捕获下一波加密货币巨大价值创造浪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