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8 篇博文 含有标签「psychology」

查看所有标签

代表性启发式 —— 在不确定时做判断

· 阅读需 4 分钟

面对不确定的事物,人们通常基于启发式来判断。启发式很有用,但是也会带来偏误:比如 看不清=距离远 这一判断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你故意模糊某个东西,人们会错误地以为它更远。

人们在判断概率和估值时候,常常使用这样三个启发式:代表性 (representativeness) 启发式,易得性 (availability) 启发式,调整与锚定 (adjustment and anchoring) 启发式。

代表性 (representativeness) 启发式

  1. ==人们会错把代表性当概率==。邻居描述史蒂夫是一个羞涩寡言,乐于助人,但是对人和世界不感兴趣的人。让人们去判断他的职业是哪种职业的可能性更大:农民、推销员、机长、图书管理员、医生。人们会错认为史蒂夫是图书管理员,因为这符合他们对这个职业的刻板印象。
  2. 那么考虑到哪些因素就能够更好地帮助对概率的判断呢?
    1. 先验概率,又名==基础比率==。人们在考虑代表性的时候,尤其是得到了无意义的证据的时候,会下意识地忽略基础比率,使用代表性来错误的做判断。同样的是上面的史蒂夫问题,应用先验概率和贝叶斯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2. 样本大小。相比于样本揭示的规律,样本大小有时候能够更好的解释问题。
    3. 对几率的正确理解。赌徒谬误,比如开大小的时候错误地以为概率会自我修正到中间,但是实际上只是自我稀释罢了,连开十次“大”和五五开的概率是一样的。
    4. 可预测性。可预测性越高,预估值的区间就越广。比如单凭一个对教师教学水平的简短的评测,是不应该能够判断出这个教师五年之后的教学水平的。
    5. 小心过度自信而对自己的预测产生的有效性幻觉 (illusion of validity) ,原因是确认偏误 (confirmation bias),即人们会倾向于寻找到能够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对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更加关注,或者把信息往能支持自己观点的方向解释。从几个独立的事件来做判断的效果会比冗余的有相关性的事件来做判断效果好。
    6. 回归均值。人们往往忽略这一趋势的存在,即便意识到也很容易随意地解释其原因。例如,在飞行员的训练中,教官发现,在平稳着陆后给表扬,下一次就会表现得相对更差;在硬着陆后给批评,下一次就会表现得相对更好,然后教官会错误地以为,是表扬和批评导致了下一次的表现。而实际上只是下一次回归均值而已。因此,人们通常会高估批评的效果,低估表扬的效果。

胡说侦测器

· 阅读需 1 分钟
  • 为什么人们会胡说?
    • 埃里克·安布勒 — "当你可以胡说时,永远不要说谎。"
    • 哈里·法兰克福 - "我们文化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有如此多的胡说。" 胡说无处不在。
  • 如何检测胡说?
    • 使用胡说侦测器 - 一种心理工具,代表一个人检测他人欺骗、不诚实、腐败、诈骗、不真诚、虚伪和虚假的能力。
    • ==胡说的一个关键指标是风险的不对称性 - 当一个没有利益关系的人倡导某种事物,如果成功对他有利,但如果失败只对你有害,那么他就是在胡说。==

忽悠(bullshit)探测器

· 阅读需 2 分钟
  • 为什么会有人忽悠(bullshit)你?
    • 因为比起刻意的欺骗,忽悠在隐藏真实意图的同时,被揭穿后付出的成本更低。
    • 哈利·法蘭克福说"忽悠是美国文化的最为显著的特色之一。"忽悠无处不在。为什么美国人尤其喜欢忽悠?
      • 美国人喜欢把明面上的事情做得很漂亮,很注意控制自己的私人情绪,很少跟人撕破脸, 但是又讲究 integrity 不会直接撒谎,所以 bullshit 是最好的选择。
  • 如何感知对方是否在忽悠你?
    • 使用==忽悠探测器==,这是一种假想的、心理上的反欺骗机制。
    • ==反忽悠的关键在于识别风险的非对称性,如果对方没有厉害攸关,却倡导某些东西,在成功的时候他获利,但是失败的时候只有你受损失,那么对方就是在忽悠你。==

能量水平手册

· 阅读需 3 分钟

知识工作者的认知能力和意志力有限。如果他们能进入状态,那是幸运的;但是,如果他们不能呢?因此,我推出了能量水平手册。

能量水平

能量分为四个水平。

  1. 僵尸 - 几乎无法工作。
  2. 机器人 - 可以做一些认知工作,但无法完成复杂任务。
  3. 人类 - 可以做相对复杂的工作,但不能一直保持在状态中。
  4. 摇滚明星 - 感觉像个神,可以做任何事情。

在这些状态下我们可以做什么?

  1. 在僵尸状态?不要工作或做一点琐碎的工作。

    1. 休息一下
      1. 让自己放空,回到默认模式网络
        1. 到户外散步/跑步。
        2. 回归自然。
        3. 积极的建设性白日梦(PCD)
      2. 假装成其他人来激励自己。
      3. 和朋友聊天。
      4. 喝一杯咖啡,然后立即小睡25分钟。
    2. 或者,如果可以浪费剩下的时间,就娱乐自己。娱乐会消耗更多的认知能力,让人感到更疲惫。
    3. 在软件开发中,进行代码检查、编写预定义测试、引入/编写自动化工具,这些工作不需要动脑。
  2. 在机器人状态?做预设的工作。

    1. 检查待办事项列表,抓取简单任务
    2. 在你非常熟悉的领域实施软件设计
    3. 编写文档或整理笔记
    4. 广泛阅读
  3. 在人类状态?进行探索性工作。

    1. 创建新设计
    2. 进行沟通、说服或公开演讲(不要在机器人或僵尸状态下进行这些)。
    3. 实施系统的新重要组件。
    4. 规划
    5. 深入阅读
  4. 在摇滚明星状态?进行创造性工作。

    1. 需要长时间专注和复杂认知的困难任务
    2. 综合:通过阅读大量材料和写下连接点的笔记进行深入研究

精力状态等级攻略

· 阅读需 3 分钟

知识工作者的精力有限,工作状态有的时候好,有的时候不好。状态不好的时候该怎么办呢?我们今天讲讲精力状态等级攻略。

Energy Levels

精力状态是有等级的,分为四等。

  1. 僵尸 - 基本上什么都做不了。
  2. 机器人 - 能够做一下需要认知能力的活儿,但是无法做复杂的事情。
  3. 凡人 - 能够做比较复杂的事情,但是无法长时间高度集中注意力。
  4. 超凡入圣 - 感觉能做任何事情。

那在这些状态的时候能够做些什么呢?

  1. 在僵尸状态?别干活或者是做不动脑的杂活。(扫地级的工作)

    1. 适时户外散步或跑步。活动肢体可以增加给大脑的供血量,同时给大脑提供一个恰到好处的“打扰”。就算不正式散步,每隔一个小时站起来走几步,也是很好的休 息。
    2. 回到大自然中去,置身花草树木、山川河流都可以休息。甚至看大自然图片,也能对大脑产生明显的效果。把电脑桌面换成自然风景也有用。
    3. 跟朋友聚会,聊聊天、喝点酒。必须是朋友,是为了友情,而不是为了什么“人脉”。
    4. 先喝杯咖啡,其中咖啡因的含量应该是200毫克;手机设置25分钟定时;开始睡;25分钟一到马上起来。
  2. 在机器人状态?做预设的工作。(搬砖级的工作)

    1. 看看 TODO list 找一些简单的活儿
    2. 实现已有的、或者是非常熟悉的软件设计
    3. 写文档或者清理笔记
    4. 泛读
  3. 在凡人状态?做探索性的工作。(探险级的工作)

    1. 设计新东西
    2. 沟通、说服、演讲(不要在前两个状态做这些事情)
    3. 计划
    4. 精读
  4. 在超凡入圣状态?做创新。(超凡入圣级的工作)

    1. 需要长时间专注的困难的事情
    2. 综合调研

知识工作者,如何进行真正放松的休息?

· 阅读需 3 分钟

为什么要休息?

  • 成长 = 压力 + 休息 如果人们承受过多压力但休息太少,他们就会感到疲惫。如果人们休息过多但压力太小,他们就无法成长。高效能者应该适当地分配压力和休息,以实现快速而可持续的成长。

什么是“真正放松”的意思?

知识工作者最宝贵的资源是==意志力和注意力==。真正放松的休息应该恢复这些资源。

如何进行真正放松的休息?

为了恢复意志力和注意力,指导原则是:

  1. 完全断开联系。远离互联网或任何消耗意志力和注意力的事物。
  2. 早且频繁地进行短暂休息。
  3. 走出办公室。中午进行任何与工作相关活动的员工在一天结束时被同事评为更疲惫。

放松的休息与不放松的休息

  1. 放松的休息:放松、打盹、散步、社交等。
  2. 不放松的休息:吃东西、认知(阅读新闻、查看电子邮件、玩视频游戏、观看视频等)。

系统解决方案

  • 短期

    1. 分散注意力并回到默认模式网络
      1. 在户外散步/跑步。
      2. 回归自然。
      3. 积极的建设性白日梦(PCD)
    2. 假装成别人来激励自己。
    3. 和朋友聊天。
    4. 喝一杯咖啡,然后立即小睡25分钟。
  • 中期

    1. 请几天假来充电,完全不工作。
  • 长期

    1. 冥想。
    2. 睡得好。良好的睡眠使技能和知识在大脑中“成长”。

脑力劳动者如何高效休息?

· 阅读需 5 分钟

为什么要休息?

  • 成长 = 压力 + 休息。压力太大休息太少,人会被击垮;压力不够而休息太多,人就会自满而停滞不前。高手会合理分配压力和休息,高效、持续地成长。
  • 进行有针对性的、高强度的训练,然后休息和恢复。再重复这个过程,但略微提高强度,能有效提升身体机能。

休息可以恢复什么?

  • 脑力工作者最需要花费,也是最需要从休息中恢复的两个资源,是意志力和注意力,所以
    1. 要休息,先断网
    2. 短而频繁的休息比长时间工作然后长时间休息更好
    3. 休息的时候最好离开办公室

什么是休息,什么不是休息?

  • 有用的休息:放松、社交(瞎聊,wechat)
  • 无用的休息:吃东西,认知(看新闻、查邮件)

怎么休息?

  • 短期

    1. 适时户外散步。活动肢体可以增加给大脑的供血量,同时给大脑提供一个恰到好处的“打扰”。就算不正式散步,每隔一个小时站起来走几步,也是很好的休 息。
    2. 回到大自然中去,置身花草树木、山川河流都可以休息。甚至看大自然图片,也能对大脑产生明显的效果。把电脑桌面换成自然风景也有用。
    3. 跟朋友聚会,聊聊天、喝点酒。必须是朋友,是为了友情,而不是为了什么“人脉”。
    4. 先喝杯咖啡,其中咖啡因的含量应该是200毫克;手机设置25分钟定时;开始睡;25分钟一到马上起来。
  • 中期

    1. 好的休假就像充电,可以让人在后面很长一段时间有充沛精力。休假的时候,要完全抛开工作。除了散步、回归自然、跟朋友聚会,还可以听音乐、洗澡, 但是打游戏、半夜刷手机这些消耗注意力的活动,统统不行。
  • 长期

    1. 学会冥想。找个不受打扰的时间,舒服地坐在一个安静的地方;深呼吸,体会肚子随着呼吸起起伏伏。意识始终只想呼吸,但不用刻意回避脑子里冒出来 的想法,承认它,然后把它放走。从每天1分钟开始,逐渐增加时间。
    2. 睡眠非常重要,它的作用不仅仅是消除疲劳,更重要的是让身体和大脑“成长”。睡眠要规律,以每晚7-9个小时为宜,具体长短因人而异,以不用闹钟、 自然醒为最好。

如何不集中注意力?

注意力是一个有限的资源。当你集中注意力的时候,你就在消耗有关注意力的脑回路。可是养神怎么养呢?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想事情,想停都停不下来,那什 么叫“不集中注意力”呢?这就引出一个重要概念,叫做“ 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 ”

  1. “积极的建设性的白日梦(positive constructive daydreaming,简称 PCD)”
  2. 小睡片刻。
  3. 假装自己是别人,视压力为挑战而不是威胁,跟自己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