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3 篇博文 含有标签「投资」

查看所有标签

夏日风暴:给过热市场的当头一棒

· 阅读需 8 分钟

在经历了长达三个月的愉快上涨后,市场本周撞上了一堵现实的墙。标普500指数从高点骤然回调约3%,而华尔街的“恐慌指数”Cboe VIX则跃升至六周高点,突破20。这次逆转并非由单一事件引起,而是一系列利空消息的连环冲击:美联储对近期降息的希望泼了冷水,七月就业报告出人意料地疲软,以及新一轮的美国关税政策突然点燃了对贸易战的恐惧。

为这一切画上句号的是设计软件公司Figma轰动性的IPO。尽管这对该公司来说是一次惊人的成功,但其首日250%的惊人涨幅和560亿美元的估值,成为了周期末段市场狂热的象征。对许多投资者来说,这是一个警钟,凸显出估值已经变得多么昂贵,并引发了在市场高价板块的一波获利了结。

1. 回调剖析:市场逆转的驱动因素

市场情绪的突然转变并非偶然,而是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特定因素在水面下共同作用的结果。

  • 宏观经济的现实冲击 数周以来,市场一直沉浸在通胀虽仍具粘性但已降温的叙事中,并寄望于2025年至少有两次降息。然而,在7月30日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后,这一幻想被彻底击碎。主席鲍威尔坚决强调“依赖数据”,并拒绝暗示未来的宽松政策,传递了一个明确信息:降息的门槛非常高。期货市场迅速重新定价,目前预计到12月最多只有一次降息。雪上加霜的是,劳动力市场出现了明显动摇。七月份的非农就业报告仅新增73,000个工作岗位,远低于110,000的普遍预期,同时失业率小幅上升至4.2%。这些都是典型的经济周期末段信号,表明经济放缓的速度可能比预期的要快。

  • 政策与地缘政治的冲击波 一项意外的行政命令将美国的有效关税率提升至接近20%,瞬间唤醒了自2018年以来困扰全球增长的贸易战忧虑,这加剧了宏观层面的紧张情绪。这一政策冲击立即制造了不确定性。在美联储内部,分歧的迹象也已显现。在上次会议中,两名联储行长投下异议票,支持立即降息——这是一个不寻常且带有政治色彩的举动。这种公开的分歧只会加剧围绕美联储未来路径的不可预测性。

  • 脆弱的市场结构 市场自身的内部头寸放大了这次抛售。夏季的交易量处于历史低位,这意味着即使是中等规模的卖盘也可能引发超乎寻常的波动。此外,系统性趋势跟踪基金(CTA)在上涨期间建立了庞大的多头头寸。当标普500指数跌破其20日移动平均线这一关键技术位时,这些自动化策略瞬间从买方转为激进的卖方,加速了市场的下跌。与此同时,散户投资者的情绪在七月底达到了狂热的极端,迷因股(meme-stock)交易和投机性看涨期权成交量激增,导致市场头寸变得危险地一边倒,极易发生逆转。

  • 微观层面的裂痕 尽管大型科技公司的第二季度财报表现稳健,但并不足以支撑其高昂的估值。“科技七巨头”在财报季开始时,其远期市盈率高达34倍,一旦宏观顺风不再,它们便显得岌岌可危。与此同时,IPO窗口则为市场火上浇油。对Figma以及即将上市的Circle和CoreWeave的巨大需求,助长了“错失恐惧症”(FOMO)。但Figma 250%的涨幅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凸显了严重的定价错误风险,也因为投资者追逐热门新股而从二级市场抽走了流动性。

2. 这次回调意味着什么?

这不仅仅是市场噪音,而是一次根本性的重置。以下是如何解读近期的市场动态:

  • 是情绪重置,而非熊市来临(目前)。 到目前为止,抛售范围较窄,主要集中在引领此轮上涨的高估值科技和成长股板块。关键在于,信贷利差——即企业借贷成本相对于政府借贷成本的溢价——保持稳定。这表明债券市场尚未开始为广泛的经济崩溃或违约潮定价。我们看到的是对市场泡沫的修正,而不是全面的资金出逃。

  • 估值压缩是阻力最小的路径。 在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企业盈利增长势头显露疲态的背景下,总要有什么东西做出让步。这个“东西”就是估值。当政策和盈利的顺风消失时,市盈率(P/E)倍数首当其冲地吸收冲击。市场正在为一个利率“更高更久”和增长更为温和的世界重新定价。

  • 政策不确定性已成为关键变量。 市场已不再能主导自己的叙事,而是变得对外部事件高度敏感。一份比预期更清凉的CPI报告,或是一条暗示部分关税可能被取消的头条新闻,都可能迅速稳定风险资产。反之,另一份火热的通胀数据或更鹰派的美联储言论,则可能轻易地扩大市场的下行空间。

3. 未来三个月展望(2025年8月 → 10月)

前路充满不确定,但我们可以围绕几个关键情景来构建可能性框架。

情景可能性市场影响仓位倾向
软着陆基线
美联储9月维持利率不变,核心通胀放缓;关税通过谈判降低
45 %标普500指数在4,000-4,300点区间震荡;VIX指数17-22中性权重配置股票;偏好优质现金流的科技股和防御性的医疗保健股
增长恐慌
就业数据持续不及预期,ISM指数低于48;美联储释放降息信号
35 %收益率曲线牛市陡峭化,标普500指数重新测试3,800点(10-10%增加久期资产,转向必需消费品和公用事业板块;为股票保留“干火药”
通胀重燃冲击
关税传导推高CPI;美联储维持鹰派立场
20 %实际收益率 > 2.3%,市盈率降至约17-18倍,标普500指数3,600点超配能源、材料和短期国债;低配长久期科技股

需要关注的关键日期:

  • 8月13日: 7月CPI / PPI数据
  • 9月18日: FOMC会议 + 经济预测摘要(SEP)
  • 9月下旬: 26财年最终预算谈判(可能存在政府停摆风险)
  • 10月15日: 第三季度财报季拉开序幕

4. 给创始人及加密货币投资者的启示

这个新的市场机制对私有市场的创业者和创新者有着直接影响。

  • 公允定价。 流动性事件(IPO、代币发行、融资轮)的窗口或许仍然敞开,但投资者的审查将更为严格。利用这次市场重置的机会,设定公平且可持续的估值。以类似Figma的倍数进行定价的日子可能暂时结束了。

  • 关注现金流。 在利率“更高更久”的环境下,资本的真实成本正在上升。无论是股权还是代币的投资者,都会严格审视你的现金流生成路径。近期的现金流可见性将远比长期的宏大叙事更具吸引力。

  • 为波动做好准备。 平稳顺利的行情已经结束。请做好准备,随时可能发生5-10%的股市回调。合理规划你公司的现金储备期(runway)和资金管理(例如,对加密项目而言,可分散稳定币持仓),以抵御更高的波动性,并确保在年底前能安然度过任何风暴。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内容仅供参考。你不应将任何此类信息解读为法律、税务、投资、财务或其他建议。请将此作为分析框架,并结合你自身的风险分析进行判断。

Figma IPO 前瞻:设计巨头终上市,是“黄金船票”还是“估值陷阱”?

· 阅读需 7 分钟

传闻已久的 Figma IPO 终于揭开面纱。这家彻底改变了全球产品设计协作模式的独角兽,在与 Adobe 的“世纪联姻”告吹一年半后,正式敲响了通往公开市场的大门。

美东时间 2025 年 7 月 21 日,Figma 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 S-1 公开招股书,并旋即启动全球路演。对于设计师、产品经理、开发者乃至整个 SaaS 行业来说,这无疑是继 Reddit 和 Plaid 之后,2025 年最值得关注的科技股IPO之一。

Figma 究竟是一家怎样的公司?它的估值合理吗?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这趟 IPO 快车是上还是不上?TianPan.co 为您梳理了所有关键信息。

IPO 关键信息速览

  • 上市进程:Figma 计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 (NYSE) 挂牌,股票代码为 FIG。其路演正在进行中,预计将在月底完成定价。
  • 发行价与估值:初步发行价区间定在 每股 25 至 28 美元。公司计划发行约 1,250 万股新股,而包括 CEO 和早期投资方在内的老股东将出售约 2,450 万股。
  • 募资规模:若按发行价上限 28 美元计算,Figma 本次 IPO 将募资约 10 亿美元,其完全稀释后市值将达到 164 亿美元

财务基本面:高增长与高盈利的典范

Figma 的招股书展示了一幅令人艳羡的增长图景,完美诠释了顶级 SaaS 公司的核心特质:

  • 强劲的收入增长:2024 财年,Figma 实现总收入 7.49 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 48%。进入 2025 年第一季度,增长势头不减,收入同比增速维持在 46%
  • 惊人的毛利率:公司毛利率常年维持在 88% 左右,这得益于其纯粹的软件订阅模式和高效的云基础架构。
  • 已实现规模化盈利:与许多仍在“烧钱换增长”的创业公司不同,Figma 已实现可观盈利。2025 年第一季度,其净利润更是实现了同比三倍的惊人增长
  • 强大的客户基础与粘性:Figma 不仅深受个人设计师喜爱,更成功打入了企业市场。其客户名单星光熠熠,包括 ServiceNow、Workday、SAP 等全球顶尖的软件巨头。更关键的是,其净收入留存率(Net Revenue Retention, NRR)超过 130%,意味着现有客户的续费和增购意愿极强,构成了坚实的护城河。

估值分析:与巨头们掰手腕

高达 164 亿美元的估值究竟是贵还是便宜?我们通过市销率(P/S Ratio)这一关键指标,将其与可比的上市公司进行横向比较。

指标Figma (FIG) 估算Adobe (ADBE)Atlassian (TEAM)HubSpot (HUBS)
TTM P/S (追踪十二个月)约 22 倍约 12 倍约 15 倍约 10 倍
2025E P/S (预估)约 16 倍---
说明增速 45%+设计生态龙头高毛利协作软件增速约 25%

结论显而易见:Figma 的估值远高于多数成熟的 SaaS 公司。市场愿意为其超高的增长速度、卓越的盈利能力和强大的产品壁垒支付显著的“溢价”。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约 22 倍的市销率,虽仍处高位,但相较于 2022 年底 Adobe 提出 200 亿美元收购报价时近 40 倍的市销率,已经“理性”了不少。

市场情绪与潜在风险

  • 积极面:IPO 市场回暖 2025 年以来,美股 IPO 市场明显复苏,已有超过 100 家公司成功上市。此前 Reddit (RDDT) 和 Plaid 等备受瞩目的科技公司上市后股价表现稳健,为 Figma 创造了良好的发行窗口。

  • 风险面:你需要关注这三点

  1. 老股东大规模套现:招股书显示,除了公司发行新股,CEO Dylan Field 本人将出售价值约 6000 万美元的股票,而 Index Ventures、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等早期VC也将同步减持。这可能在上市初期对股价形成一定抛压。
  2. 增长能否持续?:在告别 Adobe 后,Figma 必须独立证明自己能在庞大的企业市场中持续渗透。一旦其营收增速从 45%以上回落至 35% 以下,当前的高估值将面临严峻的下行压力。
  3. 宏观利率环境:Figma 作为典型的高增长科技股,其估值对利率变动非常敏感。尽管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进入降息通道,但若降息进程不及预期,将对所有成长股的估值构成压制。

打新“三问”:参与前的自我检查

对于蠢蠢欲动的打新投资者,不妨在行动前问自己三个问题:

  1. 你的资金流动性如何? 美股 IPO 通常在 T+2 完成交割。如果上市首日即破发,你是否制定了明确的止损计划?
  2. 你对估值的容忍度多高? 你是否能接受 16-22 倍市销率这样的高估值?投资组合至少应能承受 30-40% 的潜在回撤。
  3. 你的持有周期是多久? 如果你的策略是“打新即卖”,那需要警惕破发风险。如果打算长期持有,你是否看好 Figma 能持续颠覆企业设计与研发的协作流程,并成功推出具备竞争力的生成式 AI 设计工具?

投资建议(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 短线打新者:若能通过券商渠道成功获配,可以参考近期高增长 SaaS 公司 IPO 首日平均 25-30% 的涨幅。如果开盘后涨幅超过 20%,可考虑择机兑现部分利润。若开盘价接近甚至低于发行价,则应保持高度谨慎。
  • 中长期投资者:Figma 无疑是这个时代的标志性软件公司之一,拥有强大的产品网络效应、全球化的订阅收入模式,以及生成式 AI 这一未来巨大的增长催化剂。但缺点是“太贵了”,且高度依赖持续的高增长。对于看好其 3 年以上成长潜力的投资者,可以考虑先建立小部分观察仓位,等待 180 天锁定期结束后,视市场情况和估值水平再决定是否加仓。
  • 风险厌恶型或渠道受限者:美股 IPO 打新对投资者资格和券商额度有一定要求。如果条件不符或不愿承担过高风险,不妨保持耐心,关注其上市 3-6 个月后,市场情绪降温、估值可能出现回调时的介入机会。

Figma 的上市,是产品驱动增长(PLG)模式的胜利,也是设计行业力量的一次集中展示。它能否在公开市场续写传奇,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笔者非持牌投资顾问。本文所有信息均基于公开数据与市场报道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自行评估决策。

信息来源:

Talus Network 投资备忘录

· 阅读需 11 分钟
轮次Seed+
工具SAFE
预计融资规模600 万美元
融资后估值1.5 亿美元

备忘录

Talus 刚刚完成了一轮 SAFE 融资,估值达到了 1.5 亿美元,并附带 1:1 的代币认股权证。代币生成事件(TGE)预计将在 2024 年第四季度进行,三分之一的代币将在一年锁定期后解锁,随后是为期两年的线性归属计划。Polychain Capital 领投。之前的投资轮包括 dao5TRGCHash3Inception 的参与。

Talus Network 是一个专为 AI 智能代理设计的 Layer 1 区块链。它采用 MoveVM 和 Move 语言。平台提供了一个用于开发可组合智能代理的代理 SDK。

去中心化的 AI 旨在提升透明度和用户自主权。区块链技术通过主权基础设施和加密兼容性支持这些目标。Talus 已与 20 多个领域应用程序建立了合作,包括 RitualBabylonAlloraSupra

Talus 专注于 智能代理,这些是能够自主运行的个性化 AI 应用程序。链上智能代理可以执行交易、管理投资组合,并充当 DAO 的代理投票者。Talus 生态系统包括一个协议层,用于共识、执行,并通过 IBC 实现互操作性。镜像对象 是链下 AI 资源,在链上反映为智能代理提供功能。AI 堆栈包括用于智能代理开发的 SDK 和集成组件。原生代币 $TAI 用于通过权益证明(PoS)提供安全性、激励开发者、奖励贡献者、治理和支付燃气费。

关于: https://talus.network/about

网站: https://talus.network

白皮书: https://talus.network/litepaper.pdf

该项目还发布了 Nexus,一个完全链上的代理框架。


Talus - 详细常见问题解答

协议

AI 堆栈

AI 堆栈是否已完全开发,产品发布的时间表是什么?

AI 堆栈目前处于研发的初期阶段。我们在将区块链系统与大型语言模型(LLMs)集成,以提供安全且可扩展的 AI 推理服务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AI 堆栈将包括 Javascript 和其他 SDK,通用 Move 合约和模型,以及与链下资源的集成。主网的成熟度目标定在 2024 年第四季度。

Talus 最初计划提供哪些类型的 AI 模型?是否有 Talus 独家提供的 AI 模型?

Talus 最初提供的模型包括:

  • 适用于低成本硬件的高效 7-8B 模型。
  • 需要大量硬件资源的大规模模型。
  • 用于预测的时间序列模型。
  • 图像生成扩散模型。
  • 音乐生成模型。
  • 开源模型的完整 RAG + 工具。

这些模型将可供开发者进行实验。Talus 还与 Allora 等模型提供商合作,在发布时提供一组初始模型。Talus SDK 将支持各种用例的代理框架开发。

如何确保没有人提供恶意的 AI 模型供使用?

作为一个去中心化和无许可的平台,Talus 允许任何人部署任何东西。然而,我们将实施一个智能代理的信用/声誉系统,以帮助用户评估其质量并避免潜在风险。

AI 堆栈是否会成为 Talus 之外任何 dapp 可用的模块化基础设施?

AI 堆栈是专为 Talus 设计的。虽然智能代理可以通过原生 IBC 集成与其他链交互,但 AI 堆栈的使用与 Talus 执行环境紧密相关。

Move/节点/IBC

计划的 TPS 和区块时间是多少?

CometBFT 区块时间目前设定了 Talus protochain 的上限。Cosmos 区域的执行环境将受 Sui Move VM 的约束。在智能代理实现完成并观察其行为后,性能基准将得到优化。

Talus 是否有可能实现并行交易?

是的,Talus 可以实现并行交易执行。并行化由 VM 决定,而不是共识引擎(CometBFT)。其架构中交易排序和执行的分离允许并行执行。

Talus 会有自己的钱包吗?还是会与现有钱包解决方案集成?

两者兼有。作为 Cosmos 链,它可以利用 Keplr 提供钱包支持,但也计划开发自己的钱包,以实现原生智能代理交互。

钱包是否会嵌入支付主解决方案?

目前没有立即计划进行赞助燃气交易。然而,正在探索在智能代理抽象层实施补贴/成本折扣机制。Sui VM 的账户抽象功能,包括对赞助交易的支持,将可用。

验证者的要求是什么?

初始 devnet 要求为 16GB RAM、8 核 CPU 和 1TB SSD。对于主网,这些预计将重新校准为 Sui 硬件规格(24 核 CPU、128GB RAM、4TB SSD)。

验证者的任务是什么?

验证者主要运行 protochain。他们的主要任务包括:

  • 运行 CometBFT 和 Cosmos 区块链协议。
  • 运行 Sui Move VM 并执行合约。
  • 提供带有 Talus 特定端点的标准 HTTPS 和区块链 API。

Talus 是否采用了自有对象和共享对象模型?

是的,它打算模拟 Sui 的对象所有权模型,以实现与 Sui Move 合约的完全兼容性,支持单一所有和共享对象。

在使用 Cosmos SDK 解决方案时,Sui Move 语言是否涉及任何编译器和解释器?

整个 SuiVM 被移植到 Cosmos SDK 的 x/vm 模块中用于智能合约执行逻辑。在构建阶段解决了 Sui 和 Cosmos 事件之间的类型兼容性以及 FFI(外部函数接口)。

谁将进行计算对象的验证?如何确保验证的正确性?

AI 提供商将根据开发者的需求进行计算验证。对于 zk-provable 智能代理,zkML 提供商将带着证明将推理传递给网络。可以通过 zk 证明或 op 证明来确保验证。未验证的计算也将可用,其价值由市场动态决定。

由于 Talus 使用 Move 语言并与 Cosmos 上的 IBC 集成,Move 和 IBC 之间是否存在任何技术兼容性问题?

Cosmos 上的 IBC 允许在中继器实现中管理兼容性问题和通信规则。cosmos/relayer 提供了实现自定义数据包编码和处理的灵活性。

白皮书中提到的 IBC 可以通过分片增强 Talus 的可扩展性。然而,IBC 的跨链消息传递是否会引入延迟,从而影响智能代理的执行?

跨链消息传递引入的延迟与 dApp/智能代理相关,而不是区块生产。这种延迟不会减慢整个链的速度,智能代理规范将允许异步交易处理。

其他链

Loading...